忆夏收

发布时间 2024-06-04 09:49 来源: 河北法治网

□ 刘勇建

初夏时节,麦粒饱满。阳光下,成熟的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起伏的海浪,煞是喜人。站在田间,我不由地想起20世纪70年代夏收的场景。

五月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农村夏收主要就是收晒冬小麦,农事不等人,忙碌的劳动就此开始。天刚蒙蒙亮,我们全家就起床了,吃过简单的早饭,父母准备好手推车、大绳、编织袋,爷爷则收拾出仓房中的大小镰刀,放在院中的磨石上细细打磨。有一把锋利称手的镰刀,割麦便能如虎添翼。大人忙,我们小孩子也不闲着,跟着大人下地了。父母在前面割,我在后面割,虽然手慢被落下很远,但望着自己脚下一排排倒下的麦子,心里也很有成就感。

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,晌午时,麦子终于割完了。爷爷赶过来一辆马车,父母把打成捆的麦子一一抱上车,堆得像个小山。乡间路崎岖不平,马车走起来左右摇晃,怕麦捆掉落,父亲把我推上车顶压重,嘱咐我用手抓紧麦捆。就这样一车车往返,拉到村里的打谷场集中脱粒。

收麦后,烈日炎炎,空气干燥,人们都要集中几天晒麦。晒麦时,父亲负责往房上扛,我和弟弟边写作业边负责看守,防止鸟雀们偷吃。麦子铺散开来,面积很大,占据了整个房顶。麻雀嘴馋,它们三三两两,趁人不备,悄悄飞来,蹦蹦跳跳地快速啄食。我和弟弟发现了,立刻上前驱赶。过了一会儿,见人离开,它们又偷偷摸摸地飞过来。晒麦不仅要守,还要隔一会儿用木耙翻动一遍,让麦子晒得均匀。我最喜欢光着脚翻动麦粒,脚丫被微微发烫的麦粒包裹着,伴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,一种又酥又痒的奇妙感觉弥漫了全身,舒服极了。

晒麦最怕下大雨。远远地听到雷声,看到黑色的乌云压上来,阵阵凉风吹来,我和弟弟惊慌失措,赶紧放下课本,抄起木耙推麦,我在前面推,弟弟在后面用扫帚扫,将麦拢起后,紧着装袋子,再用塑料布盖严。有时麦未收拢,豆大的雨滴已经落下来,头和衣服全淋湿了,但只要保住了麦子,就觉得身上的雨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。

那些年,周而复始,忙于夏收,乐在其中。

(作者单位: 正定县看守所)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
河北法治报

微博

河北法治报

微信

法治动态
衡水中院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司法
我省检察机关部署“检察护企” “检护民生”两个专项行动
全省法院10个集体9名个人获全国法院先进
省检察院举行院领导担任法治副校长集中受聘仪式
省司法厅组织开展行政复议法进企宣讲活动
市域治理

守护万家安宁 筑牢发展之基

衡水冀州检方能动履职助力河道污染整治
冀州区检察院:多措并举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
衡水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守护衡水湖生物多样性
数字报纸 | 数字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