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故城:解锁和美乡村“幸福密码”

发布时间 2024-05-23 16:48 来源: 衡水日报

近日,走进衡水市故城县三朗镇西牟村,干净的街道贯穿村庄,文化墙上描绘着村子的历史脉络与独特风情。中午时分,“百姓食堂”门前,早早来了的老人们等着品尝当天的美食……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。

今年以来,故城县按照省、市工作部署,通过政府引导、全民参与,全面启动和美乡村建设工作。围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经过统筹谋划,并充分考虑省级专项资金规模、乡镇建设意愿、村庄基础条件及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等因素,经实地勘察,确定了2024年和美乡村建设任务,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“什么弱、提升什么”的原则,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工程,把和美乡村建设与村庄历史文化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谋划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村。

故城县重点围绕郑口镇、房庄镇、三朗镇、青罕镇打造农旅康养和美乡村示范区,布局打造和美乡村精品线路,力争到2025年完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。争取示范区内特色产业优势明显,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全面覆盖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,乡村治理效能和文明程度显著增强,和美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。

故城县还通过开展户厕改造工作,开辟“厕污共治、黑灰兼治”新模式,统筹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,将洗浴、洗涤、餐厨等灰水和厕所产生的黑水,纳入同一个大系统,实现有效治理和回收利用。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,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环境整治提升,就地取材、变废为宝,将建筑垃圾拼接成游园小路,秸秆扎篱笆、旧胎做装饰,402个闲置坑塘立体发展莲藕种植、锦鲤养殖等产业,既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,又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。以乡愁聚乡贤助力环境提升,建立新乡贤数据库,实施“新乡贤回归工程”,引导调动在外乡贤参与家乡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县2000多位乡贤捐款400余万元、捐物折款100多万元,用于家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助力全县和美乡村建设。(记者董楠)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
河北法治报

微博

河北法治报

微信

法治动态
衡水中院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司法
我省检察机关部署“检察护企” “检护民生”两个专项行动
全省法院10个集体9名个人获全国法院先进
省检察院举行院领导担任法治副校长集中受聘仪式
省司法厅组织开展行政复议法进企宣讲活动
市域治理

守护万家安宁 筑牢发展之基

衡水冀州检方能动履职助力河道污染整治
冀州区检察院:多措并举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
衡水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守护衡水湖生物多样性
数字报纸 | 数字杂志